【支部书记讲党课】传承延安精神 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来源:常德分局 时间:2020-12-24 作者:王强 责任编辑:卓思佳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加“四个意识”,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思想理论水平,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游局党委组织各支部书记、先进党员代表于 10月31日至11月2日,专程赴革命圣地延安进行培训。

这是我第二次到延安学习,九年前,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我们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到延安参观学习。在培训班期间通过室内专题教学、现场教学、影像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方式,让我的心灵再起波澜,心灵再次受到洗礼,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延安精神内涵丰富,它的原生形态主要是延安时期形成的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总汇,各个原生形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原汁原味的延安精神。

抗大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白求恩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延安整风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与自我批评;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不怕困难、克服困难,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和群众打成一片;张思德精神: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利益不怕牺牲;延安劳模精神: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勇于创新、埋头苦干;党的七大精神:团结、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

2002年4月,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把延安精神的内容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四个方面。

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延安调研时进一步指出:在延安这片热土上孕育和形成的延安精神,过去、现在、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营养,在工作实践中锤炼意志,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延安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为新时代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延安精神的灵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其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本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其显著特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从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落脚陕北延安吴起镇开始讲述,至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指挥部东渡黄河登上高家塔渡口结束。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转败为胜、突围重重困境、取得辉煌胜利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坚持"走历史必由之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再次走向世界,深刻影响中国乃至世界格局的历史。

延安造就了一块革命圣地。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五块革命圣地",它们是江西井冈山、江西瑞金、贵州遵义、陕北延安和河北西柏坡。这五块革命圣地都对中国革命历史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革命起了决定性作用,如井冈山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瑞金作为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成为了当时全国苏区的政治、文化中心;遵义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挽救了红军和中国革命;西柏坡成为战略大决战和创建了新中国的指挥中心。

而举世闻名的延安革命圣地,首先让人想到的是宝塔山、窑洞和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但她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份量更重、时间最长、经历的历史事件最多、形成的革命成果最丰硕。相比其它四块革命圣地均没有超过三年时间,而延安长达十三年之久。延安革命圣地的历史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概括为长征的"落脚点"、抗战的"出发点"、一切工作的"试验区"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她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弱小走向强大,从分散走向集中,从探索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光明,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圣地。

它从1935年到1948年,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也就是在这里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培育出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延安精神”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风范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结晶,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它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对中国历史发展今晨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延安精神有一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若以延安时期十三年为考察对象,这一过程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

从1935年10月到1938年9月是延安精神的孕育期,主要标志是我们党倡导的抗大精神和白求恩精神以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任务。

从1938年9月到1945年6月是延安精神的形成期,主要标志是大生产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毛泽东称这是中国革命链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环节,抓住这两个环节,就抓住了中国革命的全局。

从1945年6月到1948年3月是延安精神的成熟期,主要标志是党的七大胜利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在七大上总结的党的优良作风,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延安精神的理论概括,标志着延安精神的成熟。

总之,延安是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升华思想、锤炼党性、增强素质、提升能力的精神家园,延安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精神风貌。我们要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同“四个长江”和“四个水文”结合起来,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报效长江、服务社会之中,要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政治责任心,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立足水文本职岗位,扎实工作,稳步推进常德分局各项工作上台阶。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地方政府和上级组织的要求,强化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认真履职尽责,全力以赴开展防汛测报工作;紧密结合分局实际,深入推进“一站一策”和“精细化管理”等工作。目前,常德分局要在确保完成水文事业发展这根主弦的前提下,也要明白我们的短板:一是经济创收不突出,和兄弟单位相比,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新技术创新、科技论文停滞不前,专业技术报告数量过少,且质量不高;三是新老职工交替现已基本完成,但年青职工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发展不平衡,现呈二头冒尖现象。所以,我们要根据分局现状,继续在中游局当好“劳务输出”的主力;年青职工更应有担当,有作为,甘于贡献,敢于冒头。特别是基层分局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既当好指挥员又当好战斗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努力做引路发展的“明白人”、奋力前进的“带头人”、金字招牌的“守护人”、安全生产的“掌舵人”、技术创新的“领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