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保护法》学习心得体会-张艺

来源:赤壁分局 时间:2021-03-30 作者:张艺 责任编辑:卓思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但是,近年来长江各类水污染问题的交织出现,加上水资源配置开发不合理,使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长江保护法》于2020年12月26日通过审议,并于2021年3月1日施行。

《长江保护法》包括总则、规划与管控、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绿色发展、保障与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9章,共96条,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亮点:一、树立绿色发展规矩;二、建立流域协调机制;三、强化政府管理责任;四、推进流域休养生息;五、加强长江资源保护;六、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七、推行生态保护补偿;八、实施最严格法律责任。

《长江保护法》体现了新时代党中央对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部署,体现了长江污染问题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双赢原则。其内容契合了长江流域的特点,应合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代脉搏。保护长江是长江流域各行政区域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绝非一县一市一省的力量所能完成。《长江保护法》注重各地保护力量的协调与动员,处处汇聚着集成治理理念。以国务院为核心构建了长江流域协调机制,是我国流域管理机制的重大变革,加强了长江保护中的行政地域协调,打破了以往长江保护中的行政边界,有助于从源头上防控污染。

长江的大保护是一个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长时期工作。现在的“休养生息”,换回来的将是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最长历史传承、经济强大、人文宜居、极具国家安全价值与旅游价值的真正的“黄金水道”与“金色地带”。

1300多年前,诗人李白对长江发出的千古绝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永远激发中华民族的千古遐想。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守护长江,其实就是守护我们的子孙后代。作为一名基层水文人,更要积极投身长江大保护中,努力做好保护长江水和保护长江生态环境的宣传者,倡导生态文明的理念,动员身边社会力量关注、参与、支持长江水的养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