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汛”而动 激战汉江

来源:党群办 时间:2021-09-08 作者:罗兴 卓思佳 莫登华 责任编辑:卓思佳

——中游局迎战汉江洪水纪实

洪水中的兴隆水文站.jpg

8月中旬以来,汉江上中游发生3次强降雨过程,汉江干流及多条支流发生洪水过程,丹江口水库于8月30日出现自2012年以来最大入库流量23400m³/s。9月1日,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江汉分局皇庄水文站、沙洋水位站、仙桃水文站及汉口分局汉川水文站先后超警戒水位,截止到9月8日9时,分别超警戒0.164 m 、0.27 m 、0.28m、1.28m,,继2017年以来首次出现超警戒水位,雨情急、水情大、汛情猛,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危在旦夕。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即是战场。面对紧张的防汛形势,中游局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夜以继日,精心测报,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厉兵秣马 严阵备战

做好防汛工作,功夫在平常。居安思危防大汛,未雨绸缪方无患。高洪下,要想测得准、靠得住,靠的是水文中游局的“日常管理功夫”,比如:汛前准备是否足够精密、全局配合是否足够高效。

立足于“防大汛、测高洪”,中游局在制度层面强化落实了防汛责任追究制,对今年的汛前准备和检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和安排,从思想动员、设施维护、设备校检、特殊水情下的测报方案编制、防汛职责及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落实、网络安全管理、ISO质量体系贯彻落实等方面,认真开展了汛前准备和检查工作。

3月,局机关安排了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强调了防汛值班纪律和要求。从生产实际出发,科学、合理购置备品备件,仪器设备配置充足;积极推广应用仪器设备检校管理系统,对仪器校验进行动态管理;加强测站管理,站容站貌整顿一新。

4月上旬各单位均完成了汛前准备工作并认真自查,开展了夜间测流、超标准洪水、水上救生等演练。

1631067979867075052-original.png

4月8日,全局在汉江仙桃段开展了水文应急监测演练。演练假定汉江流域又一次发生“83.10”级的全流域特大洪水,杜家台启动分流,同时仙桃某化工厂发生泄漏事故,对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在防汛的紧急关头,中游局应急监测队伍快速集结,奔赴测验一线,按照预案分工,各司其职开展水位、流量、水质等要素监测,并上报水文局。本次演练检验了中游局应急监测演练方案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增强了应急监测能力。

8月上旬,为服务汉江中下游梯级生态调度,皇庄、沙洋、兴隆、仙桃等水文站开始增加流量测验频次。受荆门、荆州市新冠疫情影响,江汉分局辖区所在县市均实行了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减少人员流动。江汉分局克服巨大现实困难,反应迅速、积极应对,制定疫情期间的工作计划方案,为职工购买防疫物资,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8月11日,汉江中上游及钟祥市北部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雨洪叠加,汉江水位快速上涨。江汉分局迅速进入防汛状态,在最短时间内全面完成监测方案制定、仪器调试、车辆安排等防汛测报准备工作,确定了水文测验的可行方法。各断面负责人抓紧对各站水文测报设施等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再检查和维护保养,配足备品备件。

面对超大洪水,要有超强举措。由于汛情紧急,人员紧缺,中游局紧急调派汉口分局、岳阳分局多名测员和船员,连同仪器设备,全局一盘棋,紧急驰援一线。同时,江汉分局攻坚克难,做好总结,成立流量成果分析小组,即时分析研究实测成果,确保相应流量报汛精度,为生态调度和防洪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深入一线 靠前指挥

从8月26日开始,水文局各级领导干部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汉江防汛测报最紧张的时刻,水文局局长程海云、副局长梅军亚赶赴江汉分局皇庄、沙洋、仙桃等基层水文测站检查指导防汛测报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检查组详细询问了高洪期间水文测报、新仪器新技术应用、缆道测验设备及雷达在线监测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码头防汛值班、基建工作、汉江河道变迁等情况,对水文测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中游局领导张潮、毛北平、罗兴、张金辉,多次带队前往一线为测站职工加油鼓劲,并认真开展防汛测报、安全生产和基建的检查指导工作,要求在汉江洪水关键时期,分局职工要牢固树立“抢洪峰”意识,认真分析水位流量关系,做好相应流量报汛过程控制,确保在本轮汉江洪水监测中做到“顶得住、测得到、报得准、报得及时”。

迎难而上 精准施测

高洪下,中游水文能否测得准、靠得住?江汉分局的同事都卯着劲想证明自己,全力以赴地支撑汉江流域防汛救灾工作。在汉江防汛一线,气氛就像战场一样。当吹响集结号后,江汉分局全体干部职工义无反顾,不畏风险,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搏击高洪战斗中来,想方设法地保证、提高测验质量。

8月9日以来,受疫情影响,钟祥市实行交通管制。为保证流量测次的合理布置和测验的顺利开展,我局职工往往需要提前步行1小时到测验断面。但他们克服巨大现实困难,坚守一线,精心测报。

皇庄站3名职工和在测站工作了38个年头的站长虞海平并肩作战,连续一个多月,夜以继日的奋战,坚守在测报岗位上。为了抓住高洪时机,测得精确的水沙资料,全站职工充分发扬了中游水文人团结拼搏、敢打胜仗的精神,按照预报中心的要求,日测流量增加到两次以上,确保每天8点之前提供“新鲜”的实测流量数据,支撑防汛预报调度。期间,先后开展了流速仪精测法比测、ADCP与流速仪比测、不同型号ADCP流量比测等测验。他们顶狂风、战恶浪、忍饥饿、冒高温、抗疲劳,连续奋战,成功测得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

兴隆水文站不仅担负着本站测验工作,还要抓住测验间隙,开展兴隆坝址水位流量关系率定工作,服务兴隆水利枢纽调度运行。测验人员每天天不亮就赶往测流断面施测流量,然后乘船逆行20多公里赶到兴隆坝址开展率定测验,后又顺流而下,折返到兴隆测流断面施测,每天披星戴月,工作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

仙桃水文站面对来势汹汹的洪水,对缆道仪器设备及两岸拉锚进行了全面检查,加强了值班值守、应急监测、隐患排查、信息报送,做到了“顶得住、测得准、报得出”。洪水来临时,仙桃站站长赵良华带领测站2人全天候坚守在河边、缆道房,累了就靠在办公桌上休息一会儿,饿了就吃泡面。期间还因江面漂浮物太大、太多,仙桃站水质在线监测趸船受到很大的冲击,造成固定拉索断裂,仙桃站职工与海事救援船舶奋力拼搏,成功除险,保障了设备安全。为了保证缆道高洪期间的正常运行,8月31日上午,仙桃水文站利用测验间隙冒着高温对设备进行了检修,党员赵良华在没有帮手的情况下,独自更换了电机皮带;缆道起重索打滑、顶部循环索脱槽,他不惧困难,冒着高温爬上30多米高的铁塔,在高空一人挥汗如雨,完成缆道起重索收紧,顶部循环索归槽工作。水位超警后,受抛锚球限位影响,测流时铅鱼不能正常出水,漂浮物对铅鱼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赵良华同志多次爬上铁塔调整抛锚球位置,保障铅鱼测流时安全露出水面,确保了设备在高洪期间的安全运行,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夺取汉江防汛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测验过程间隙,仙桃站还对本站高频雷达在线监测与流速仪进行了6次水面流速比测,收集了宝贵的高洪流速比测资料。高洪期间,累计开展测流20次,输沙率25次,颗粒分析8次。做好新技术和新仪器推广运用情况总结,充分发挥先进仪器设备建成效益。

2ad7453d72069881c6061d0307bec68.jpg

从8月7日开始,应湖北省水利厅要求,为促进四大家鱼产卵繁殖,开展汉江中下游梯级联合生态调度,江汉分局就积极行动,合理布置测次施测流量,向上级部门提供一线数据测量资料,为生态调度和防汛工作提供保证。江汉分局派出了陶瑞和杨鹏两位年轻同志坚守沙洋水位站,首次采用无人船搭载瑞智ADCP实现自动巡航测流,为生态调度和防汛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8月28日15点汉川水文站超过警戒水位,截至9月8日9点,水位达到30.28m,超警戒1.28m。为保证高洪仪器设备运行、数据正常收集、解答社会关注水情问题,汉口分局安排人员进行高洪值守,前后方联动,确保数据精准。

龙王庙水文站是2021年才建设完成的水文站,站址位于汉江河口左岸,距河口3.4公里,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降水量,主要收集汉江入河口段水资源和水情信息,为汉江水资源管理和水旱灾害防御提供基础数据。进入8月中旬,受上游来水影响,龙王庙水位快速上涨,与长江干流汉口(武汉关)水位落差逐步变大,河口流速明显变大,堤防、轮渡、江滩等部门对水文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更好地服务民生,龙王庙水文站及时开展了流量测验,并将汉江河口段水位、流量、流速分布等数据实时推送至防汛部门和海事部门,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起到了很好的防御预警作用。

江河群山为证,滔滔江水相伴。在本轮监测中,中游局江汉分局及各部门参加防汛测报的人员积极主动,在洪水面前毫不退缩,充分展现了水文人的优良作风及责任担当。

汉江流域降雨仍在继续,洪水依然“狰狞”,防汛测报重任在肩,洪水不退,我们绝不退。水文中游局将时刻绷紧防汛抗灾之弦不放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防汛救灾重要指示,勇担使命,守好防汛减灾的“前沿阵地”,为打赢防汛减灾战役当好“耳目”和“尖兵”,为确保汉江安澜贡献中游水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