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谱新篇—中游局2021年度工作盘点

来源:中游局 时间:2021-12-24 作者:罗兴 莫登华 袁静 责任编辑:卓思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回顾2021年,面对艰巨繁重的事业发展、经济发展和单位文化建设任务,长江委水文中游局在长江委及水文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全局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凝心聚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四个水文”和重点工作抓落实,紧扣目标任务加油干,成果丰硕,亮点频现,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1、精准测报,水旱灾害防御有成效

进一步检验和提升应对超标准洪水应急监测能力,中游局参加了长江委水文局和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联合开展的“江河安澜2021”水文应急监测演练。

2021年8月以来,汉江发生超过20年一遇的秋季大洪水,丹江口水库发生7次超过10000立方米每秒的入库洪水过程,其中3次洪水洪峰超过20000立方米每秒,9月29日最大洪峰达24900立方米每秒(为2011年以来最大)。中游局辖区内6站超过警戒水位,超警戒水位最高达1.56米,超警时间最长达36天,防汛形势异常严峻。面对紧急汛情,局领导靠前指挥,及时动员部署,各站点密切跟踪水情沙情变化,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于洪水中矗立,在暴雨里坚守,精准测报,及时开展监测。

据统计,8月8日至10月7日,皇庄站累计实测流量82次,沙洋站累计实测流量37次,兴隆站累计实测流量78次,潜江站累计实测流量67次,仙桃站累计实测流量72次。2021年10月10日14时,丹江口水库顺利蓄水至170米。一份份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是中游水文人不怕吃苦、连续作战、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和责任担当。

1.jpg

2、精心施测,河道测绘出实绩

优质完成大江大河项目(一期)基本观测、2020年长江中下游河道险工护岸及重点汊道分流分沙监测(城九河段)等11个跨年度项目成果的专检、终审及成果提交和归档;完成了2021年长江中下游(城陵矶至九江)长程水道地形测量等4个纵向项目以及2021年三峡工程水文泥沙观测项目中游局监理、甲级测绘资质及航测乙级的换证等工作;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多个横向项目中得到应用,大大提高生产效率;2018年长江三峡工程杨家脑以下河段水文泥沙观测研究项目(城陵矶~九江河段)项目荣获国家优秀测绘工程铜奖;12月20日,湖北咸宁长江肖潘段发生窝崩险情,中游局第一时间成立应急监测工作组,赶赴现场、迅速开展应急监测,为抢险提供了第一手“情报”。

2.jpg

3、主动作为,水质监测新突破

高效完成41个地表水国家重点站水质监测、4个饮用水水源地的采送样工作,与地方环保部门共建共管汉口和仙桃水质自动监测站;完成37码头断面平、丰、枯期3次长江干流物质通量监测试点工作;水质监测实现全流程、全人员、全项目推广应用。

在2020年度长江委水文局水环境监测资料复审评比中,中游水环境监测中心荣获一等奖。顺利通过国家资质认定复查换证评审,分析参数扩展至120项。顺利通过国家级“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和“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测”能力验证。

1月对汉江干支流6个重要控制断面进行了为期15天的应急监测,成功应对汉江“水华”,有力支撑了流域应急调度,保障了流域饮水安全。12月继续开展汉江“水华”后续监测,为研究“水华”发生机理及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3.png

4、创新驱动,科研创新结硕果

“水文勘测分局生产管理信息平台”“水文测报仪器设备检校与维护管理系统”入选《2021年度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水文测验载体自动控制与精细采集技术”获长江委科学技术一等奖;长江委首届青年“创新创效创优”大赛中,中游局选送的“汉口水文站文化展示提升项目”获综合管理类一等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获发明创造类一等奖;“多波束测深移动平台构建与测深数据检验”“水文监测管理信息化系统”两个项目在2021年度水文局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分获二、三等奖;《基于示踪试验的饮用水连通关系定量技术研究》获水文局第二届水文科技论坛暨第六届青年论坛一等奖;全年获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出版了《水利水电快报》专刊。中游局智慧水文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委级考核;1篇论文被EI收录,27篇论文参加中游局2021年青年论坛交流。

4.jpg

5、多措并举,人才培养见实效

付强、刘林佳在“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全河湖监管无人机应用技能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以及个人第一、第四名;在“湖北工匠杯”系列技能竞赛中,胡国山等3人包揽水文勘测竞赛前3名,获一等奖,2人获三等奖,中游局荣获水文局第三届技术大比武优秀组织奖;在“网络安全竞赛中,中游局2人获三等奖;在湖北省“工匠杯”技能大赛首届无人机应用赛中,1人获第七名;在水文局水质监测专业技能竞赛中,1人获总分二等奖、实际操作第一名,1人获三等奖。在水文局“闻道杯-水文监测青年讲规范”中,陈静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3人获三等奖,中游局获优秀组织奖。

稳步实施《中游局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畅通干部能上能下通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2021年,选配了7名正科级干部,9名副科级干部、12名分局局长(中心主任、项目部经理)助理。

5.jpg

6、文化赋能,基础设施展新貌

扎实做好“一站一策”工作推进,全年完成基建投资2772万元,做好了水文站点改造、8艘船舶检修及10艘船舶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等工作;龙王庙水文站建成投产,西洞庭湖水生态监测站生产业务用房顺利完工;开展了汉口、城陵矶、赤壁分局示范站文化提升建设工作,汉口水文站多次开展对外开放活动,成效显著;汉口、城陵矶、安乡、湘阴、沅江5个测站申报了水利部百年老站。

6.jpg

7、用心服务,经济创收稳增长

2021年,在国民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全局共克时艰,共参加了约50多个项目的投标工作,涉及湖北、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云南、新疆、贵州多地。以水文监测为依托,业务范围从单一走向多元,服务功能得到全面体现。继续开展与中石油、中石化的战略合作,承接了防洪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等项目;持续做好深圳河连续水文测验,拓展深圳市水文站点运维管理;深耕新疆服务市场,承接了多县市示范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河流划界确权、水利风景区规划等项目,涉足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全年合同额稳中有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弥补了事业费不足。

7.png

8、深度融合,党建工作有特色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结合单位发展和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局党委以10件实事和遵义党员干部培训班、各支部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党史知识竞赛为载体,持续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营造了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修订出台10余项管理制度,发布了两期《党风廉政建设简报》,完成汉口、益阳、江汉分局和河勘中心内部巡察,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加强党员监督管理,打造“信仰值满格、忠诚度满仓、正能量充盈”的党员队伍。

打造党建特色品牌,汉口分局党支部获“湖北省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8.jpg

9、持续发力,文明创建有亮点

2021年中游局先后荣获“全国水利文明单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荣新武创新工作室”获“长江委创新工作室”命名;潘畅获长江委女职工读书征文一等奖;吴忠明获长江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书法一等奖;汉口分局开展“我为群众讲监测”公众开放日活动,人民网、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成功协办2021年“湖北工匠杯”长江委水文勘测大赛;成功举办中游局第十二届职工篮球赛;开展了“节水优先,科技惠民”等3项志愿者活动和“团旗跟着党旗飘,青春脚步跟党走”等3期特色主题团日活动。

9.jpg

10、精细管控,内部管理上台阶

编制完成中游局精细化管理手册;组织工作专班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稳妥处置报废资产;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做好车船安全管理等工作;取得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成功创建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达标单位。

10.jpg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回首2021年,我们持续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展望2022年,我们胸有成竹,信心百倍。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四个水文“发展思路,团结拼搏奋进新时代,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继续努力,勇往直前,以更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