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疆的那些日子

来源:江汉分局 时间:2022-01-24 作者:刘雨生 责任编辑:金晶

图片2.png

图片1.png

7月27日,受兵团水利局的委托,长委水文中游局组成的项目组踏上了祖国的边陲-新疆,我有幸参与到了其中,因为时间紧迫,4个组当天下午就驱车赶往了各自的测区,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率定工作,从此一群穿梭在天山南北,顶烈日、冒风寒的水文测量队活跃在新疆生产兵团的各个角落,留下了数不清的感动、汗水和坚持。
各组经过准备、测试之后都加快了率定的进度,和后方领导、同事慢慢清晰返程的时间,但一场毫无预料变故改变一切安排。
8月2日,第一个组在群里汇报了因为国内疫情形势变化,新疆各地加强交通管制,出现了无法驶出高速路口,就地接受隔离的情况,一变二,二变四,各组都就地隔离,项目进度陷入停滞。
8月11日,行程码变为新疆区内,各组跃跃欲试开始了小范围率定工作,逐步扩大,然而边境站点依然控制很严,成为了项目进度的一个“堵点”,我们边试边干,逐步扩大范围。

9月6日,车出塔城市后北转进入S211县道沿乌拉斯台河一路向北,目标是乌拉斯台入水口站,乌拉斯台入水口站位于塔尔巴哈台山南麓海拔近1000米河谷中,下游1km便是乌拉斯台水库,沿乌河逐渐往上,行至出山口时车转入乌河河谷山路,随着坡底陡升,视野从路面转移到了山腰,神经不由紧张起来,进山的路主要在乌河床滩地上,滩地以高低不平块石为主,断断续续看得到轮胎的印记,我和汉口分局主任工程师黄锦鑫一组,黄局小心驾驶着车往山里奔,下午19时,我们到乌河山脚,一路车辆晃悠加上早已饥肠辘辘肚子,脑子一片天昏地暗,但更要紧的是前面近30度长坡面前犯了难,我们决定下车挪石头,车下的石头一块一块往边挪,尽量铺平石头后,半个小时后,黄局重新上车驾驶,我在后面顶着往上推,轰鸣的加油声没有车辆让前进半分,面对现在的情况,黄局和我像泄了气球瘫坐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此时返程属实心有不甘,正值一连串有节奏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慢慢也能看到萤火虫似的灯光离我们越来越近,“你们看,是一辆拖拉机”,黄局叫了起来。一个维族老乡也发现了我们,走近跟我们招手,估计看出我们的窘境,笑眯了眼跟我们讲话,看到希望的黄局一个劲儿指着上山的路,马上明白我们不会他们的语言,却很利索的接过我手中的绳子,打结,垫石头,待一切就绪后,随着拖拉机发力,我们的车一点一点往前挪,挪动约50米后,一条略微平坦的路逐渐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出来了!我们出来了!”眯着烟泯吸了一口随后对我说道。23时到达了乌拉斯台入水口站,雨后河道还有卷卷细流,河床上泥巴泛着一丝光亮,看得出是刚不久从山上冲下来的,老黄和我脱了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就着微微光亮开始测量水位、比降等工作。回去的路上小心了很多,不时下车给黄局指路,弯弯绕绕,凌晨1点返回了驻地,迫不及待的闭上眼进入梦乡了。

9月19日,历经近2个月的努力,我们踏上返程的路,半空中看到了形似猫头鹰的航站楼,想起了疫情隔离时难耐,跋山涉水时艰辛,通讯群里的叮咛,还有在任何困难面前从不退缩、穿越在天山南北的一支水文铁军。
黄锦鑫,在我们率定组里是年纪最大的,本应半个月前就退休的他坚持到了项目结束,即将办理退休手续。而更多的我们将继续在自己岗位,发挥我们光与热,投入下一次防汛测报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