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谈安全】紧绷安全之弦,树立安全意识

来源:江汉分局 时间:2022-06-27 作者:王合凡 责任编辑:袁静

【编者按】今年6月是全国第21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为“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中游局各单位、部门负责人带头讲安全,谈心得体会,推动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进一步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全局干部职工安全素质,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


紧绷安全之弦,树立安全意识

习总书记对加强安全生产和汛期安全防范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想问题,把重大生产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守土有责,敢于担当,完善体制,严格监管,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江汉分局下辖4个水文站、4个水位站。测区上至湖北省钟祥市,下至湖北省仙桃市,范围跨钟祥市、沙洋县、潜江市、天门市、仙桃市四市一县,点多线长面广。存在的安全风险点主要是:在“物”的方面主要有测站、船舶、车辆、缆道、消防设施、仪器设备等,在“人”的方面主要有汽车驾驶员、船员、测员等。可以说,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还有我们看不见的网络安全等。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强调控制产生事故的两个方面原因,即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面浅谈一下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重视安全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是安全生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

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可以利用工作群时不时发一些安全生产案例,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组织职工进行网络答题,开展一些关于安全生产知识的趣味性抢答活动等。

另外就是重视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知识。在工作中,发生事故往往是缺乏安全知识导致的,提高安全知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保障自身安全的需要。每年汛前,分局都会组织各种应急演练,消防、救生等,都是提高安全知识的一种方法。每年新进职工都要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也是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知识增加了,自然也就增强了安全能力。大学实习期间,曾经碰到过一件事,有一位不会游泳的同学穿着救生衣在河里游泳,不注意到了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流速突然增大,人控制不住的随着水往下游流去,由于不会游泳,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向岸边靠近,最后在2位会游泳的同学帮助下才游到了岸边。所以说,知识增加了,技能提高了,自然也就增强了安全能力,即使没有能力去救别人,至少还能自救。

二、加强隐患排查,杜绝安全事故

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加强对铅鱼缆道、船舶、车、消防设施、配电室、机房、发电机房、仓库、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重点部位和关键场所的排查力度。

着力健全完善“全覆盖、零容忍、重实效”的安全生产排查机制,一手抓已排查问题的整改到位;一手抓新隐患问题排查,力争多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

三、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安全习惯

安全意识主要表现为:遵纪守法、按章作业、事事想到安全、对事故隐患有一定的预见性、思想麻痹、抱有侥幸心理、纪律松懈、冒险蛮干等。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安全行为和习惯,所以我们在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做这件事有什么危险、危险因素有哪些、危险点在哪里,只有事先想到,才能制定应急和防范措施,才能避免发生事故。

安全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有安全意识、安全观念,意识不清、观念不强就不会有一个好的安全习惯。像操作缆道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久而久之,习惯自然养成;开车之前习惯性的检查车况、轮胎;上船随手拿起救生衣穿上。这些下意识的行为,都是好的安全习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树立“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思想,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让安全生产有实效、见长效,为确保安全度汛提供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