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深入推动群众路线践行

来源:行政办公室 时间:2023-07-10 作者:王超 责任编辑:卓思佳

7月3日-6日,我有幸参加了中游局党委在山东临沂举办的党员干部进修班。在中游局党委和临沂市委党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通过教室授课、实地参观和现场教学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我在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同时深刻感受到沂蒙精神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所承载的重要意义。

蒙山高,沂水长,“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以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为主要特质,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一。沂蒙精神的诞生和发展,贯穿于党的群众路线在这片红色土地的贯彻落实。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地区党组织坚持群众路线,在根据地建立了农救会、妇救会等各级群众组织和团体,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使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真正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党员干部和人民军队为了群众利益出生入死、流血牺牲,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英勇奉献感染教育了沂蒙人民。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共产党人的模范引领下,赢得了沂蒙人民的信赖和支持,才涌现出沂蒙母亲王换于、红嫂明德英以及沂蒙六姐妹这些感人英雄事迹,同时建立了党群、军民之间生死与共、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升华提炼出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沂蒙人民把最后一粒粮食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突围大青山,血战孟良崮,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数以万计的沂蒙军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解放进程。可以看出,党的正确领导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前提条件,群众路线的实践运用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力量之源,党员干部带头践行群众路线是沂蒙精神形成的关键所在,沂蒙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具有高度一致性。

党的群众路线为沂蒙精神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为沂蒙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有效路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沂蒙精神仍然需要发挥党的群众路线重要作用。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执政后若是脱离背离群众,失去对群众的敬畏之心,便很容易失败。革命年代,共产党能够得到沂蒙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靠的是宣传、团结、组织和服务群众的工作优势;新中国成立后,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还是人民群众,所以坚持群众路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压力倍增,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的形势,做群众工作的难度增大,只有深入基层,立足实际,不断探索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在中华大地这片赤色的热土上,我们要把弘扬沂蒙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密结合,在大力弘扬沂蒙精神中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谱写新时代党群关系的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绵绵不断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