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比武当力“学”笃“行”

来源:岳阳分局 时间:2023-12-25 作者:孙学 责任编辑:卓思佳

长江委水文中游局第六届职工技术比武于12月18日在崇阳举办。在为期三天竞赛历程中,来自中游局下属各个分局和深圳项目部进行技能比武竞赛。水文勘测专业分为外业操作竞赛和理论内业考核,其中内业理论考核包括水文专业的相关规范、规定,在线整编系统和wish系统操作等;外业操作内容包含流量测验(无人船载ADCP)、大断面测量、水尺零点高程测量、雨量计安装与检查等四项。此次竞赛既有国赛选手一骑绝尘的风姿,也有各个分局年轻骨干作为后起之秀,赛出个性风格,赛出高水平。这次技能大比武,让我感受到了水文行业的魅力,也让我明白水文工作者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技能,更让我敲响了警钟,只有扎扎实实去“学”,坚定不移去“行”,方能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坚持常“学”常新,树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自觉,增添“行”的动力。水文相关的规范和分局各个测站任务书是我们水文工作准则。此次竞赛内业理论考核发现自己很多地方都还是一片空白,看到内业考核赛后同事们讨论整编定线出的小陷阱,而自己面对题目还茫然无措,越发觉得自己“学”还未入门,更别提扎扎实实“行”了。这次技术比武也让我对水文知识有了新的认识:“雨量率定的误差怎么算的”,“RTK两个比测点坐标与原坐标间误差怎么算”,“如何判断无人船测流采用GGA模式还是BTM模式”等等,这些也让粗略认识到这些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胡国山和汪卫东在赛后道德讲堂中都说到了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让自己具备核心竞争力,设备和技术都是更新迭代很快,只有自己掌握了真本事,才有底气去顺应水文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要仔细研读水文勘测相关的规范,不仅要知道规范中各项是如何让要求的,更要知道为什么是这么要求。在常学常新中学思践悟,扎扎实实争做合格的水文人。

坚持真“学”真改,保持“知不足继而奋进,望远山驰而疾行”的进取意识,找准“行”的方向。在比赛日的最后一天,中游局两位第七届全国水文勘测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胡国山和三等奖获得者解传奇在比赛现场分别和雨量计安装和调试第一名江海力、无人船ADCP测流第一名程遥进行技术比武切磋,旨在对准目标找到自身差距。对我们来说,雨量计的准确快速安装和调试,最后计算雨量率定的误差要在二十分钟之内完成就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胡国山将资料数据整理好以及将现场工具规整复位好仅用了一半的时间,江海力也只用十二分钟的时间;在无人船ADCP测流项目中,再次惊叹于两位选手出色的发挥,“船速小于流速”,“流速棒分布均匀,水深合理,数据有轻微掉块现象”。在两位选手的操作中,可以看到无人船开出一条垂直于河流的航线,整个行进过程没有大幅度摇摆,在岸边采集十个呼集数时也是停的稳稳当当。对我来说,这两个项目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水尺校测和RTK测量亦是如此。模范的力量已经告诉我要正视自己的差距,自己现在暴露的不足越多,就越要好生弥补,找准前进的方向,并不断优化规范每个外业操作步骤。

坚持活“学”活用,付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应用,强化“行”的质效。俗话说,“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我虽然已经接触水文工作近半年时间,但对水文专业相关的基础规范、水文资料整编还处于很大漏洞状态。当前,面临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发展方向、内业知识空白和外业基础薄弱的突出问题、工作中角色转变的紧迫问题,只有夯实自己水文规范基础,提高水文资料整编能力,拓宽水文勘测外业应变能力,以变应变、变中求新,拥有一副“铁肩膀”“硬肩膀”,才能解决自身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生产生活中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必须坚持不懈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汲取营养和智慧,从长江委精神中凝聚前行底气和力量,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化解生产中风险挑战的能力。“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绳短者不可以汲深。”我们既然选择了水文这个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在勤学工作中迅速成长,在解决问题中修炼提升,在应急处变中找准目标精准拆弹,努力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技术比武虽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水文工作才刚刚起步。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学”以致用,如何保持高效的学习,如何在学习中不断发散思维;如何“行”之有效,如何坚定不移钻研下去,如何保持恒心定力等,这些都是这次技能比武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