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史站志】南县水文站

来源:党群办 时间:2023-12-28 作者:莫登华 胡国祥 阳立群 责任编辑:莫登华

南县水文站

图1.jpg

南县站站房(2022年7月摄)

基本情况:南县水文站设立于1947年,是监测藕池河(北支)入洞庭湖水情的国家重要水文站,隶属于水利部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益阳分局。现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颗粒分析、降水量等,其中流量、泥沙测验为二类精度。藕池河(北支)在测验断面下游约40千米汇入东洞庭湖。

该站警戒水位35.50米,保证水位36.50米。历年最高水位出现于1998年8月19日,最低水位出现于2022年11月14日。历年最大流量出现于1955年6月27日,历年最大含沙量出现于1975年8月12日,最大流速出现于1972年6月29日。

图2.jpg

南县站缆道房(2022年7月摄)

历史沿革:1947年7月由前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在南县明山头设立明山头水文站,1948年因解放战争而停测。1951年4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恢复;1954年汛期因溃垸测验河段冲毁,不宜继续测验,1955年1月迁至上游10千米芦席棚(现名建辛村)重新设站,改名为北景港水文站,因断面淤积严重,1987年1月再次上迁1.5千米,改名为南县(罗文窖)水文站。1988年归属洞庭湖水文水资源勘测队管理后,汛期实行驻测,枯季巡测。2016年因建设水文缆道,基本水尺断面下迁200米。2021年实行全年巡测。南县(罗文窖)水文站现位于湖南省南县乌嘴乡罗文村。

3.jpg

1996年大洪水后的南县站(1996年摄)

4.jpg

站房(2006年9月摄)

技术发展:南县(罗文窖)水文站水位观测在2003年以前采用浮子式模拟自记,降水量观测采用日记式模拟自记。1998年配置了微机测流系统。2003年起水位观测先后采用浮子式水位计与气泡压力式水位计,降水量观测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实现水位和降雨自动采集、固态存储等并用于水文资料整编。

5.jpg

缆道测流(2022年7月摄)

2007年根据水文测验方式方法技术创新要求,对南县水文站开展水位流量单值化方案研究,于2008年获批投产。2010年起先后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超声波测深仪、电子水准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仪器设备。2012年流量输沙率异步测验方案获批复投产,2021年对南县单值化方案进行优化分析调整,于2022年获批应用。2016年水文缆道投产使用。

难忘记忆:1998年长江流域大洪水中,南县女职工廖建莉和其他3位男同志一道,坚守在南县水文站。据刊载于《长江委通讯》的《任劳任怨的廖建莉》报道,廖建莉既要负责该站的降雨、水位观测,又要兼顾泥沙水样分析处理,还要负责流最资料的初校和水情收发报工作及资料的月报整理和递送,工作负荷不轻,但从未见她叫一声苦。6月中旬以来长江及洞庭湖水位一直居高不下,持续时间达1个多月。“长江吃紧、洞庭告急”,为使每一份水情电报准确无误地报出,廖建莉已坚持了近1个月的八段制和逐时水情发报工作,尤其是7月25日南县水位达37.26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39米)、站内淹水0.58米的情况下,她穿着血防靴一次次涉水往返于水尺与办公室之间,不分日夜忘我地工作,使每一份水情电报及时传送到有关部门手中。

主要荣誉:南县水文站获全江2018年度水文测验产品成果质量优胜站评比B类水文站二等奖;1998年廖建莉被长江委水文局评为“98抗洪测报”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