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测报】用心用情,人生“芳华”献水文

来源:江汉分局 时间:2024-08-09 作者:付涵、王濂 责任编辑:袁静

仙桃,一个位于长江中下游的美丽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长江流域水文监测的重要节点。作为国家一类精度水文站,仙桃(二)水文站监测项目涵盖了水位、流量、降水、悬移质泥沙、床沙、水温以及水质等多要素,也正是在这个地方,仙桃站副站长赵良华,以其卓越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默默坚守将近30年,成为了中游水文人的优秀代表之一。

一、坚守岗位,坚守初心

赵良华于1992年投身到水文工作中,第一站便是在那时全江上下“赫赫有名”的螺山水文站。在螺山站工作的几年里,他充分汲取了老一辈水文人的优良作风,习得了一身过硬的本领。1995年6月调回仙桃水文站,这一待便是整整29个年头。29年以来,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赵良华始终是第一个到达测站,最后一个离开,他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水文事业。他的家人经常开玩笑说,赵良华不是在水文站,就是在去水文站的路上,哪怕是节假日,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放下一切赶到站上。

2023 赵良华缆道测流.jpg

二、无私奉献,守护安澜

每逢重要水情来临,赵良华一定是身先士卒的“第一人”。在2011年洪水期间,他连续数周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2020年,响应党和单位的号召,仙桃站职工自觉居家隔离,赵良华克服重重困难获得社区通行证,在50多天里完成水文监测、水质监测和生态流量监测。2023年,赵良华刚完成心脏支架手术不久,由于汉江水情严峻,他拖着本该休养的病体,带领测站全员放弃休假,全天候坚守在江边,以站为家,撑起了水文人的铮铮傲骨。

1-8赵良华修缆道挥汗如雨.jpg

三、与时俱进,砥砺创新

历经多年来水文的发展和变更,赵良华深知水文工作的艰苦,也深刻感受到水文现代化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实现水文现代化,才能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让基层水文职工有余力去做更多实事。在他的积极配合下,仙桃水文站开展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比测工作,如H-ADCP、铅鱼载三体船、微麦科斯侧扫雷达等。虽然比测的工作量较大,但是一想到有朝一日能够投产,将极大地提高基层水文工作的效率,他就更加坚定自己前进的决心。

四、选择水文,“拥抱”水文

整个仙桃水文站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赵良华闭着眼睛随时都能将每个角落的情况娓娓道来。无论什么时候去到仙桃站,站容站貌、环境卫生这些总是能让人不禁赞叹。多年以来,赵良华始终保持着一颗钻研学习的心,对于运行不正常的仪器设备,他在多方请教学习后,敢于自己动手拆装维修,而不是畏难不前,在江汉分局的几个站点中,仙桃水文站并不一定是问题少的站,但因为有赵良华,一定是最让人放心的站。

赵良华 劳动者.jpg

五、传道受业,薪火相传

赵良华在基层水文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工作了30多个年头,现在他经常念叨的就是人才的传承问题。为了能交好手中的接力棒,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悉心教导着年轻职工,身体力行的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不断激励他们在工作中做的更好。他想看到自己用心用情工作了快大半辈子的地方,能顺利的交接到下一位值得的水文后辈手中。

3M6A0585.jpg

当你每次问到他的付出时,他总是会坚定的回复你一句话:“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他不喜欢别人去过多的讲述他的努力和付出,更不喜欢站在台前人声喧闹的位置,他口中的“本职工作”听上去是那么的云淡风轻,但却是他赵良华用自己的真心与初心,用自己的人生“芳华”,书写的最平凡而感人的水文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