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史站志】仙桃水文站

来源:党群办 时间:2024-10-18 作者:袁静 王濂 王合凡 责任编辑:袁静

仙桃水文站

2023年摄.jpg

仙桃水文站(2023年摄)

基本情况

仙桃水文站始建于1932年,是监测汉江下游水情的国家基本水文站,隶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江汉分局。测验项目有水位、水温、流量、降水量、悬移质输沙率、悬移质颗粒分析、床沙颗粒分析,其中流量、泥沙测验为一类精度。仙桃水文站1972年由小石村迁至仙桃。1984年9月30日,出现最高水位;2022年10月25日,出现最低水位。2014年8月1日,出现最小流量;1983年10月10日,出现最大流量。1973年5月2日,测得建站以来最大含沙量。

仙桃水质自动监测站,可监测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参数,由长江委水文局与仙桃市生态环境局共建共管。仙桃水文站还配有生物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可监测藻密度等参数。

3M6A0558.jpg

水质自动监测站

2022年,仙桃水文站在站房三楼设置了“千里汉江先锋号——仙桃水文站”展区。

历史沿革

1932年3月,前江汉工程局设立仙桃水位站观测水位,1933年5月,增加降水项目观测,1947年12月停测。1951年1月,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中游工程局恢复仙桃水位站。1954年因汉江下游分洪工程需要,先后增加流量、悬移质输沙率测验,改为水文站。1955年1月,基本水尺断面上迁1300米,改为小石村水文站,期间因不同的需求增加悬移质单位水样含沙量、悬移质颗粒分析、推移质、河流挟沙率、河床质、比降、岸温、水温、降水、蒸发量等测验项目。除水位观测外,至1968年1月期间,先后停测增加的各项目内容,并改为小石村水位站,领导机关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1971年4月恢复流量、含沙量测验,站别升级为小石村水文站。1972年1月,基本水尺下迁1400米至仙桃,改名为仙桃(二)水文站,同年增加悬移质颗粒分析,1975年4月增加河床质测验。1989年6月,领导机关为长江水利委员会。2005年1月,上迁75米。

建站以来,杜弘基、王正嘉、沈德宜、段年格、李在亲、韩其春、曾百纲、刘吉祥、夏振亚、汤心樵、吴金树、许美信、熊自力、刘瑜、赵良华等同志先后担任站长。

2007年熊自立等人前后仙桃站技术交流 (3).jpg

2007年中游局技术骨干在仙桃水文站合影

2004年仙桃站职工参加中游局第四届篮球赛.jpg

2004年,仙桃站职工参加中游局第四届篮球赛

地理环境

仙桃水文站位于湖北省仙桃市龙华山街道六码头,紧邻城区,交通方便,开车至江汉分局约1小时路程。

距汉江出口152千米,测站断面上游约 83千米 为汉江支流东荆河河口,上游约1.6千米为仙桃汉江大桥,区间有多个排灌闸自然排出或灌进水量;断面下游约 7千米处有杜家台分洪闸。测验河段顺直,长约1千米,基本水尺断面设在顺直段下部,断面上游约2千米、下游约 500米 处各有一个大弯道。河槽形态呈“V” 形,右岸为深槽,中高水主槽宽约 300~350米。右岸为砌石护坡,河床主要由细沙组成,不稳定,常冲淤不定。洪水来源主要为丹江口泄洪、唐白河等来水,水位~流量关系受洪水涨落、断面冲淤、兴隆水利枢纽调蓄及长江回水顶托影响。

技术发展

1979年仙桃水文站缆道建成,是中游局最早的一座缆道。1996年流量、含沙量施测采用缆道微机测流系统。2014年4月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CP)正式落户仙桃水文站,通过高中低水比测后投入生产。2009年水温自记获批投产使用。

仙桃水文站水位自2000年后开始采用自记水位记录,现采用气泡式压力式水位计,降水量采用翻斗式自记雨量计。2005年7月,仙桃水文站水位、雨量信息实现自动采集、存贮和传输。目前,仙桃站安装了国产全数字超高频雷达测流系统、无人机视觉巡测系统、S波段测流雷达、视觉流量计、量子点光谱在线测沙监测系统等。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先后到仙桃水文站考察参观。

3M6A0529.jpg

无人机视觉巡测系统、S波段测流雷达及视觉流量计

3M6A0542.jpg

全数字超高频雷达测流系统

难忘岁月

2011年9月12日到21日,仙桃水文站水位持续上涨。汛情就是命令,仙桃水文站立即启动防洪应急预案,全体职工放弃中秋节小长假的休息,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防汛测报工作中。针对本次汉江秋汛落差大、流速快的特点,在认真分析汉江流域水雨情后,制定了应急测洪实施方案。从组织措施、人员分工、观测方案、技术装备、安全生产、后勤保障以及工作纪律方面做了具体要求,以确保做到测洪报汛万无一失。

9月21日8时仙桃段水位突破保证水位,3个小时后水位一度涨至36.23米,流量达到每秒1.04万立方米。为保证中下游防洪安全,湖北省防指决定启用杜家台分蓄洪区行洪道分流。接到通知后,仙桃水文站克服人手少等困难,在坚守本断面的同时,抽调人员参加杜家台分流测验及杜家台闸下水位逐时观测。全站职工分成三组,一组继续本断面的流量测验及报汛、一组进行杜家台分流测验等工作、一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以确保杜家台分流测验和高洪测验顺利进行。在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高洪测验工作,向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水情信息。

2021年8月,汉江发生洪水过程。水位超警后,受抛锚球限位影响,水文缆道测流时铅鱼不能正常出水。仙桃水文站职工多次爬上铁塔调整抛锚球位置,保障水文缆道测流时铅鱼能正常露出水面。在测验过程间隙,还对超高频雷达在线监测与流速仪进行了6次水面流速比测,收集到了宝贵的高洪流速比测资料。湍急的流水,成片的浪渣,仙桃水文站趸船因遭到大型树木漂浮物的侧面撞击,趸船左侧两根锚链突然发生断裂,趸船下移了10多米,随时有脱锚的危险。紧急时刻,测站职工积极展开自救,在海事救援船的帮助下,成功除险,保障了安全。

主要荣誉

2005年,仙桃水文站荣获“全国文明水文站”称号;2012年,仙桃水文站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 “工人先锋号”称号,成为全国水文行业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水文站。

2012工人先锋号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