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奋斗的你我】奋斗,唯有奋斗

来源:技术管理室 时间:2025-05-03 作者:张鹏程 责任编辑:袁静

水文行业是守护江河安澜的“尖兵哨岗”,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工划船测流、手摇电话报汛的生死考验,到如今智能监测、大数据预警的科技赋能,一代代水文人以毫米级的数据精度筑起防洪减灾的生命防线。他们顶着台风暴雨抢修设备,在深山孤站独守春秋,用算珠与键盘接力,将极端天气预见期从10小时延至24小时以上,却始终与寂寞为伴、与风险同行——这份“数据差1厘米,决策谬千里”的坚守,正是千万水文人用青春丈量江河、以孤勇照亮万家灯火的无声誓言。每一个水文人都应有勇于担当、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书写一个个独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在去年7月,我正式加入长江中游水文局,并在入职后前往深圳项目部进行实习,接替王玺的工作,在与老同志一起工作的交谈中了解到他在深圳运维值班四年的奋斗故事。

七月末的午后,山坳里蒸腾着潮湿的热气。王玺把水准仪三脚架扎进河滩碎石堆里时,汗珠正顺着安全帽的系带往下淌。这里是深圳的龙岗河,河道两侧的芭蕉叶上还挂着三天前暴雨留下的泥浆。他蹲下身调整基座螺旋,铝合金箱子里躺着厚重的水准标尺,漆面被磨得发白,刻度线边缘有些模糊——这副标尺已经跟着他测过十七个水文站点了。测量从下游200米处的基准点开始。王玺扶着标尺在乱石堆里找平衡,这是今天第三次因为标尺晃动重新测量。河滩上的黑蚂蚁顺着他的胶靴往上爬,在裤管褶皱里留下细小的痒意。等到测完第八个断面时,云层已经压得很低,水准仪的气泡在目镜里微微发颤。收工时发现了问题。经过三号水位桩时,王玺注意到遥测设备的太阳能板角度偏移了五度。他踩着齐膝深的芦苇丛靠近观测墩,金属支架上结着层盐霜——这是上个月海水倒灌留下的痕迹。打开设备箱,电路板指示灯全灭,万用表显示蓄电池电压只剩9.6伏。他从工具包掏出备用电池换上,发现电压采集模块的接线端子泛着绿锈。

维修持续了四十分钟。王玺用砂纸打磨掉端子氧化层,重新压接时发现线缆绝缘皮有处两毫米的裂口,剪了段热缩管套上。重启系统后,水位计传回的数据比人工观测值低了3厘米,他不得不爬上观测墩调整浮子位置,运动相机在胸前晃荡着,拍下了生锈的螺栓和指甲缝里的黑色油污。回程路上起了风,皮卡车后斗的水准仪箱子随着颠簸发出规律的碰撞声。王玺在值班日志上补全了今日数据:累计步行测量3.3公里,校核水准点6处,维修耗时30分钟。这便是深圳一线职工的日常工作,时刻在检修仪器设备的路上,汛期时刻准备抢险测流和紧急修理设备,非汛期抓紧时间校核水准点,为中游水文事业不怕艰辛万苦奋斗自己的人生。

王玺同样是水情报讯的重要值班员,在与他交接水情报讯的工作时,了解到值班工作的不易,需要在暴雨预警时及时准确的报送水位降雨数据,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水位情况,并根据气象局的未来降雨预测评估洪涝灾害影响情况,为深圳市的应急避险和防汛工作做出重要力量。王玺在与我交接工作时说“水情报讯与预测工作,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需要时刻专注水情预警信息,不能有丝毫懈怠。”王玺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在每个值班的晚上,王玺始终坚守岗位,凭借丰富的经验、丰厚的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一次次的顺利完成值班报讯工作,他经常通宵值班,即使再困再累也仍坚守岗位,写出一份份又快又准确的水情报告,这份努力工作、奋斗青春的精神品质值得我敬佩和不断学习。王玺的能力也深得业主信任,经常帮助业主处理他们的工作难题,在没有下暴雨的时候,他经常在楼上楼下跑动,了解业主工作需求,完成许多布置的任务,运用专业知识构建水文预报模型、补充完善水情报告模板格式,为深圳水情做出重大贡献。

一代水文人有一代水文人的历史使命,一代水文人也要有一代水文人的时代担当。一百多年前,先驱者李大钊这样激励年轻人:“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靠什么征服通往梦想的坎坷之途,拿什么安放我们心中如火的激情?唯有不断奋斗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向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创造了人类社会和历史。改造客观世界,就是去实践,也就是需要实干奋斗。奋斗,唯有奋斗。“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纵然前行之路荆棘密布,只要有那么一股奋进的拼劲,无论道路多险、风浪多大,那些竭力奉献、团结奋斗的岁月,一定会化作历史的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