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奋斗的你我】江河新兵成长记:杨志勇的水文测站青春

来源:益阳分局 时间:2025-05-03 作者:胡建华 责任编辑:袁静

清晨7点,益阳茅草街码头快艇水文15上面一个个头不高但很结实的身影已经忙碌起来。26岁的杨志勇蹲在快艇的前面,仔细检查安装测流ADCP,洞庭湖的风裹挟着水汽扑在他脸上,他却浑然不觉。入职仅一年,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已经扛起了益阳分局测验一组五个水文站的主测任务——南咀、三岔河、草尾、黄茅洲、肖家湾,每个站点都留下了他深深的足迹。

“笨鸟先飞”的倔强

2023年刚入职时,杨志勇对水文外业操作还很生疏。第一次独立测流,他手忙脚乱,不知道怎么安装仪器,怎么连接数据线,怎么设置参数,要打视频让老师傅指导。旁边的开船老师傅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水文这行,经验比书本更重要,不能光看别人操作,要自己多动手,多做笔记。”从那以后,他成了站里最勤快的“跟屁虫”。

别人5点下班,他常常留在办公室整理数据,学习水文规范;遇到不懂的,就追着老师傅请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他不懂需要学习的要点。

“24年长途三等”的漂亮仗

2024年年初,分局接到了委里几百公里长途三等水准的测量任务,加上汛前准备工作和横向任务,分局人手奇缺。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分局决定派杨志勇等几个年轻人分组担任三等测量主测,刚接到任务时,杨志勇很紧张,怕完成不了任务,通过几天培训和准备工作后,他还是欣然接受了领导的安排。年初气温较低,他在寒风中咬牙坚持,每天测完不管多晚都及时整理数据,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他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并确保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没有出现返工,成为全组标杆,连一向严苛的分局局长都竖起大拇指:“这小子,还不错!”

“水位变,测次变”的灵活调度

水文测验讲究“测在变时”,水位涨落越剧烈,测次就要越密集。杨志勇深谙此道,每天早中晚都会及时关注水情,并提前规划测流频次。2024年高水期间,他及时到码头驻测,完整捕捉了水位陡涨陡落的全过程。老师傅赞扬道:“这小伙子,脑子活,肯吃苦!”

传承与成长

如今,杨志勇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扉页上工整地写着:“水文无小事,数据系安危。”他常说:“水文人是大江大河的‘哨兵’,我们的数据关系着千家万户。”从初出茅庐的“菜鸟”到独当一面的主测,他用脚步丈量江河,用数据书写担当,在水文一线绽放着青春的光芒。

夕阳西下,南咀站的测船缓缓靠岸。杨志勇跳下甲板,将水样桶提到泥沙处理室后,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面,轻声说道:“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