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奋斗的你我】致深圳项目部的时光

来源:深圳项目部 时间:2025-05-14 作者:舒也 责任编辑:袁静

“昨夜的潮汐,刚刚已退去,归来的渔民叫卖着,刚刚经历的风雨...”耳机里播放着逃跑乐队的《海鸥》,西丽水库的粼粼波光晃得我有些恍惚。不知不觉间,我已在项目部工作快七个年头了。

2018年冬的借调通知来得突然,当一纸调令出现在我眼前,面对即将开启的深圳水文工作,期待与忐忑在心头交织,我既期盼全新的工作岗位、更大的城市环境,也担忧着新岗位能否胜任?团队能否融洽?这些问题像晨雾般萦绕不去。

报道那日,领导分配我接手万宏武师傅的泥沙、颗分工作。熟悉泥沙取样、处理、称重,了解粒度分析仪的操作和原理,统计有关参数的年季特征值。通过这个工作,我了解到深圳河以及各个支流的泥沙变化规律,也间接认识到潮汐水文要素与中游局站点相比的特殊性。

两年过后,接手两个径流站的主测以及报告撰写任务,通过这些工作,我明白了水文测验、基础数据的重要性,一个城市的防洪工作,是通过这样一次次水尺观测、流量测验、数据统计慢慢累积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才能形成有工程使用价值的资料,也明白了为何测验时,教导的师傅会很严肃的叮嘱,要谨慎对待每一次的测验资料,说不定有一次就会影响到一整个长系列数据的一致性。

2023年,被领导委任项目部副经理,除开其他杂七杂八的事情,第一次独立承担了一个项目的负责工作,规划进度、安排人员、合同事宜对接,这些新的任务摆在了我的眼前,通过这段工作,我明白了想要做好一个项目,不仅要把合同上的规定任务漂亮的完成,及时的回复业主消息、提前筹谋下个阶段的准备工作、用更令业主满意的方式完成工作同样重要。“不学礼,无以立”,高效沟通需关注对方需求,礼貌倾听才能事半功倍也是项目的生存之道。

本年度,应业主要求,我前往深圳市水文水质中心对业主进行技术支持,降雨量等值线分析、洪涝风险模型计算、暴雨会商、水情预测、和业主更近距离的沟通交流接踵而来,全新的挑战和体验,也让我充满期待和干劲。

从2019到2025年,时光如白马过隙一般匆匆流逝,也发生了很多让我难忘的事情:在老师傅的指导下一步步慢慢操作取样器、烧杯、虹吸管,点击按钮,听到泥沙烘箱、马尔文3000第一次的轰鸣,看到泥沙各项数据呈现时的兴奋;深夜暴雨测验,之前通讯正常的无人船突然失控,随着洪流飘向下游时手足无措的恐慌,以及随着信号慢慢寻找,最终巡回时的安心;经历了深圳市多年难遇的9.7暴雨流量测验,随后和同事领导一起通宵达旦分析数据、最终提交报告时充满成就感的愉悦;以及接手四百余站,且资料参差不齐还需汇编刊印时的苦恼,这些有笑有泪的经历和情绪如宣纸上一道道浓重的笔墨,见证了我的成长,勾勒出了我的深圳项目部生活。

正如总书记所言:"时间属于奋进者"。在这第七个年头,我期待自己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逆境是成长的催化剂。无论是自然界的风雨彩虹,还是人生的挫折与突破,坚持与磨砺终将通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