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奋斗的你我】生命最美的姿态

来源:江汉分局 时间:2025-05-14 作者:朱家劲 责任编辑:袁静

人生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我们都深入其中不断追寻着属于自己的远方。正如河流的奔涌不息,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美丽的风景、沙洲的暴晒以及突然来到的凛冽暴雨。

2022年我首次踏入江汉分局的大门,那时的我刚踏出学校的大门,对未来充满着未知与好奇。我的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那时的我对水文行业还知之甚少,只知道分局大楼里看起来人好少。在工作中我一点点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逐步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从一位位前辈们身上学到了水文人的奋斗精神。

水文人都是甘于平凡的。在仙桃(二)站有一名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老水文人”。他个子不高,大部分时间都是穿整套的西装。他对仙桃(二)站非常熟悉,你要问他站上哪一年的水情,他总能随口都说出来。对于测站的熟悉,甚至比对家里更熟悉。不管是缆道运行的原理、流速仪测验的方法,他的解惑都让我豁然开朗。对站点的维护管理更是细致入微,不管是今天哪个门把手坏了,抑或缆道钢丝绳的哪一段出现了一丝断股,他都会及时维护。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他的工作记录,数十年如一日清晰地记录着站上发生的每一件事,他的记录简洁明了,而又严谨细致,且每日必记,从他的记录中能看到一位老水文人对水文行业的无比热爱与默默奉献。只要是有工作需要,不管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到了站上总能看到他充满亲和力的笑容。这些老前辈们就像是江河的河床,他们不断地托举着支撑着我们向前翻涌,让我们不会因脚步虚浮而困于泥沼。

水文人都是坚强勇敢的。我们分局除了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水文”外,还有“两刘”是年轻职工中的典型代表。他们俩是我们一帮“大小伙”中的老大哥。记得到分局正式上班的第一天,刘雨生就给我上了一课。临近下班,我刚收拾好办公桌,他叫上我与另一个刚来的同事去“打水尺”。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水利枢纽工程,加之周围的空旷,有一种震撼的美。到达目的地时,已接近17:30,太阳就要开始落山,他说:“今天虽然有点晚了,但还是必须带你们出来,今天先熟悉流程,后面几天会好办一些。”我们走过了一片刚翻过土的沙地,又穿过一片高度超过胸口的农作物,最后走过几十米的沙滩才来到江边。这一路上他给我们讲了很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在后续的工作中,他们也一直是毫不吝啬的指导着我们,实操中要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动作时,他们总是冲锋在前,在指导我们尝试时,也会时时注意我们安全问题。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和他们一起出外业,那时正值酷暑,我们一行人在汉江沿岸进行航道断面测量。他们不管是抬无人船还是下河坡永远都保护着我们,我们相互配合,任务进展很快。但在某一断面测量时,由于视线受阻,对岸又突现乱石浅滩,无人船在对岸发生了搁浅。“两刘”在炎炎烈日的炙烤下积极奔走解决困难,毫无怨言,还鼓励大家。他们是我们水文青年最典型的模范,不管是在专业知识上还是精神传承上,都是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的指路明灯。

水文人都是不懈追求的。在分局工作的这几年间,我见证了许许多多先进设备的不断更新。自记水位计与自记水温设备的更新换代、H-ADCP与时差法流量计的陆续入水、视频水位计与视频流量计的不断试验、在线雷达与在线测沙仪的陆续上线以及走航式ADCP与流速仪的持续更新。我们也在水文现代化的路上不懈前进着。

江河奔涌,岁月如歌。水文人的脚步从未停歇,正如那永不停息的长河,在平凡中积淀力量,在风雨中淬炼坚韧,在变革中开拓新局。赵站长用半生光阴将水文精神镌刻在了日志里;“两刘”在烈日下跋涉的背影中,挺立着青年一代的担当;而日夜运转的智能设备上,正跃动着行业未来的脉搏。

我们既是浪潮中的一滴水,也将是托起浪潮的河床。当老前辈将水文业务一件一件郑重的交到我们掌心,当年轻人在无人船的尾水中展开新蓝图,这条奔流的长河便有了生生不息的力量。不必惧怕暗礁险滩,不必忧虑道阻且长,因为每一代水文人都在用奋斗诠释:生命最美的姿态,正是将个人微光融入时代星河,在平凡的坚守中见证江河浩荡,在接力的传承里书写水文华章。

前路或许仍有暴雨骄阳,但你我始终是彼此最坚实的堤岸。且让我们带着这份水文人的赤诚继续前行——以初心为舟,以奋斗作桨,在时代的洪流中,共同驶向那片属于勇者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