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边的49天坚守

来源:党群办 时间:2025-10-24 作者:卓思佳 王濂 责任编辑:卓思佳

自8月下旬以来,汉江流域遭遇有实测记录以来最强秋雨过程,洪水编号接踵而至,在短短一个多月内连续形成7次编号洪水。面对严峻考验,长江委水文中游局江汉分局一线水文站——皇庄、兴隆、潜江、仙桃(二)站,自9月5日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至10月23日的49天里,日夜坚守,精准测报,完整记录了7次洪水的全过程,为流域防汛决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据支撑。

数据背后的高强度作业

在这场与洪水的持续较量中,一组组测报数据,记录了一线水文职工的辛勤付出:

皇庄站作为控制站,成功施测流量63次,输沙53次;兴隆站施测流量65次,每日均需施测1.3次以上,并完成了65次输沙率测验;潜江站在完成59次流量测验的同时,进行了57次单沙取样;仙桃(二)站成为本场秋汛中测次最为密集的站点之一,施测流量65次,输沙率62次。

这些高频次的测验,完整控制了7次编号洪水的起涨、峰顶与退水全过程,构成了汉江下游洪水预报与调度关键依据。

1761532560627096542-original.png

严把成果质量关

在超常规的工作强度下,成果质量仍是不可动摇的生命线。各站严格执行“四随”制度,利用测验间隙对数据进行交叉校核。连续作战中,老职工凭借经验对异常数据保持高度敏感,年轻职工则在实战中快速提升了数据分析与研判能力。

“今年汉江秋汛来势汹汹,分局所有站点要根据水情及时加密测次,全体干部职工取消所有休假,做好车船物的全方位准备,随时待命,江汉分局要坚决扛住这场考验!”分局负责人王濂强调,“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的测员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了每一份报出数据的精准可靠。”

14760BEF8026C708CB3AB6F2D7BCECF1.jpg

责任在肩,风雨同行

连续高强度的测报工作,是对意志和能力的双重考验。多位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分享了他们的切身感受。

仙桃站老站长赵良华:“7次洪水接踵来袭,对我们仙桃站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我们一定尽全力完成高洪测验任务。”

兴隆站断面负责人刘雨生:“洪水期间,我们日夜紧盯着水情变化,从到人、船、后勤的安排,到仪器设备工况检查,每天梦里都在盘算水情、雨情、沙情。”

皇庄站断面负责人徐健:“高水期间每天要完成两次流量、两次输沙、一次颗分的测验任务,必须合理安排好时间。为了确保全部、及时收集到数据,有时候紧张到4人轮流吃饭才能完成任务。”

分局青年职工李作攀:“上游雨下得不停,前一波洪水的痕迹还没清理完,新的洪水预警就又响了起来,不敢有半分松懈。”

分局设备管理员朱家劲:“本次秋汛持续时间长,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E5D2F1B013D7E555501E0A72FFE5415B.jpg

49个日夜的连续坚守,牢牢守住了汉江秋汛测报的战场。他们将继续以精准的测报,守护着汉江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