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测报】勤勉多岁月 奋斗正当时

来源:江汉分局 时间:2024-08-06 作者:王濂 责任编辑:袁静

刘雨生,2017年7月份参加工作,2019年8月任兴隆站主测, 2021年担任分局长助理,2024年兼任分局兼职驾驶员。

水文测验显担当

自参加工作以来,刘雨生先后带队参加孝感、广东、新疆、云南等地水文测验工作,无论在那里,他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始终冲在急难险重任务的最前线。

7月11日上午10点,碾盘山至兴隆段航道整治同步水文测验工作正式开始,时间紧迫,接到通知之后,刘雨生立即开始清理测验设备、调试测验电脑,在兴隆测流间隙,联系焊接工人到泽口码头改造快艇ADCP支架,及时解决了快艇测验问题。7月13日,作为快艇测验组组长的刘雨生,5点多就起床,和同事们收拾好设备后动身赶往碾盘山水利枢纽,并按照计划要求于6点40分时准时抵达了测验断面。然而,碾盘山水利枢纽下游沟汊纵横,等待过闸的货船在右汊航道上一字排开,水文测船无法穿行和靠边,施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见此情形,他没有畏难、没有推脱,二话不说调试启动无人船作为备选方案,投入到测报工作中去。中午12时左右开始,钟祥市上空雷暴不断,顷时暴雨倾盆,且持续时长达四个小时,测验工作被迫暂时中止。上岸后,他顾不上吃饭,而是先将测验设备充电,匆匆午饭后,接着忙碌。晚9点,调试好所有测验设备后才离开返回酒店。

7月14日夜间开始,受持续强降雨及上游河南省来水共同影响下,汉江下游水位急剧上涨,河道上原有汊沟逐渐通流,刘雨生与同事商量过后决定立即分组施测,车、船组合搭配,有效保证了测验时效和精度。

艰难跋涉报汛情

“虽然经过艰难跋涉,但我们测到了最新的洪水痕迹。”虽时隔一年,刘雨生和3位同事在云南山洪灾害调查期间惊心动魄的故事仍令人影响深刻。

2023年7月2日6点10分左右,像往常一样,他开始收拾一天测量仪器,突然听到屋外服务员急切的讨论声——“鱼洞乡发洪灾了!”。他立刻起身打开手机新闻确认了这个事实,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消息惊呆的他心心念念还是工作,——鱼洞乡的受灾情况如何,之前的调查成果是否有效?一下回过神来的他决定立即和组员出发赶往灾区,第一时间摸清现场情况。他和组员几经辗转未果,临河公路在的洪水冲刷中不断崩塌,通往集镇的公路全部中断,继而转往临近的雨河镇开展工作。鱼洞乡镇区的情况时时刻刻牵动着测验小组的心,7月6日,刘雨生辗转向交通部门了解到黑树乡至鱼洞公路部分受阻道路正在疏通,集镇淹没区清淤工作也正在有序开展中,随即带领组员通过黑树乡绕道进入鱼洞乡,原本3个小时的车程变成了5个小时的艰难前进,“哐哐哐……”车外不时发出一阵声响,紧接着砖石崩落。好在路政为他们开辟出一条通往镇区的窄道,下午13时到达鱼洞乡时,被洪水袭击后的街面满目疮痍。街面大型清淤机械轰鸣作业,干部群众拿着铁铲清扫背街小巷淤泥,沿街商家们正在忙着打扫店面、清理受损物品。

为了及早摸清“7.01”暴雨情况,队员紧急架设仪器,准备开始入户调查工作,然而与水管站和政府联系,均答复灾情期间无法抽调人员配合工作,为了任务的顺利开展,他立即决定调整方向,独自前往集镇所在的村委会,说明了此次调查的重要性,并与县水利局沟通协调,他们的坚持得到了村委的支持,安排村组长配合他们开展灾情摸底和洪痕调查,16时30分,就新的洪水痕迹向县水利和调查前方指挥部做了汇报,县水利局震惊他们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取得了数据成果,后来了证明新的数据在分析会商和山洪分析上起到了关键工作,镇雄县的山洪调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迎难而上挑重担

兴隆站位于潜江市王场镇红旗码头,国家一类精度水文站。2019年因工作安排刘雨生开始负责兴隆站的测验工作。兴隆站水文测验路程远、测验时间长,测员、船员、司机都需要提前协调流通,这种工作模式考验着他的协调、沟通能力。5月上旬,在生态调度和长江高水顶托的双重影响下,兴隆站水情变化复杂,在他的带领下,测验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开始H-ADCP、Tes-71等设备的比测,收集到了生态调度期间完整的水沙变化过程。今年以来,他负责了兴隆水利枢纽缺陷调查、丹江水库水动力学指标原型观测、汉江中下游水资源量专项分析项目、碾盘山至兴隆河段2000吨级航道等项目的测验和资料整理工作,工作电脑和工具包是他背包里的“常客”,憨憨的笑脸、勤勉的点头是他对工作任务的回应。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刘雨生说。7月25日,在完成丹江口丹江水库水动力学指标原型观测项目后他回到工作岗位,在风雨中继续守护江河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