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我讲新思想|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立魂 筑牢思想防线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来源:机关第二党支部 时间:2022-06-17 作者:王超、肖俊 责任编辑:袁静

编者按: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为引导青年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游局党委组织局属各支部开展了“我学我讲新思想”水利青年理论宣讲活动。各支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工作实际,经精心凝练打磨,形成了15个宣讲作品,经评审组评审,确定获奖作品6篇,现进行第2期展示。

为国家立心 为民族立魂

筑牢思想防线 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意识形态”是一个哲学范畴的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认知。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世界都有着不同的认知,但是我们的认知终究会通过实践过程趋向真实的世界。在生活中我们在进行判断正误时,起作用的就是我们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是“观念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作出全面系统阐述,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遵循。

一、意识形态建设的背景

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做好意识形态建设,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价值追求,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化,意识形态领域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明显增多,各种潜在风险不断增加。

经历改革开放40多年的飞速发展,中国不仅书写了经济发展的“中国震撼”,更呈现着精神层面的“中国故事”。要打好我们的“一手好牌”,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找到新形式、新方法、新手段,增强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我们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一个国家要持续发展,一个政党要执政兴邦,就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阵地,夯实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不论在任何时候,不论形势如何变幻,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决不能旁落,阵地决不能丢。

二、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分析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中西方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有别、历史文化存异,这是客观现实。如果你摊开世界地图,你就会发现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全世界,好像只有中国是无神论国家,其他国家都是天主教、新教、伊斯兰教、东正教、佛教、犹太教的天下。这些宗教中除了佛教,其实都可以算是同一宗的一神教,这些一神教互通声气,有的为了上帝,有的为了安拉,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被宗教控制过的大国,换句话说,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永恒世俗大国。就算美国其实也是宗教国家,75%以上的人信仰基督教,历届美国总统也基本都是基督教徒。

跳出来看问题时,才会发现问题,许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这里,西方世界总是指责我们没有信仰,是因为他们觉得有宗教加持是神圣的,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自己筑起了一块道德高地,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反抗精神,连我们的神话故事都跟他们完全相反,他们是神创造一切,对神无限敬仰,我们则是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西方人在神面前是认命的,而中国人是不认命的,是要反抗到底的。因为中国人的信仰非常务实,就是“好好活下去!”。

“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下生动的实践注脚。中国崛起完全超出西方传统意识形态话语的解释能力,惊掉了“中国崩溃论”者的下巴。越来越多的世人正在看清,“民主”的真谛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福祉,“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人权”的基础是生存权、发展权、健康权。

一种制度好不好,关键在于它能否惠及更多人民群众。然而那些习惯了以上帝视角俯瞰苍生的西方人,显然对东方吹来的新风尚无能狂怒,更担忧中国在世界上产生示范效应,让更多国家幡然醒悟:原来西方道路不是文明进步的唯一路径,西方模式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范式!

中国立场鲜明地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大讨论、大反思,掀起了一场新时代的思想解放与启蒙运动。正因如此,西方早早将中国预设为意识形态大敌。哪怕中国和各国之间正常的人文交流,在“灰黑滤镜”下也成了意识形态输出。这恰恰反映了西方“四个自信”的匮乏:如果“自由民主”真是天命所归,又何必对中国意识形态恐慌提防至此?

三、当前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特朗普执政时期发动的中美贸易战以来,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对立越来越严峻。拜登政府从意识形态出发把中美关系简单地界定为美国民主制度和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似乎让中美关系回到了冷战的状态。特别是在近年来的香港暴力袭警、新疆棉、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中,西方的媒体和政客通过社交媒体的鼓噪,让中西方的意识形态对立愈发严峻。

这几天最热门的事件莫过于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插画中的中国儿童嘴歪眼斜、眼神涣散、没有朝气,设计毫无美感,甚至还出现国旗倒挂的插图。在我看来,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意识形态把关的失误。给下一代灌输什么样的观念,怎么样去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战场最前沿,也是最不能失守的战线。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观点泥沙俱下,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你方唱罢我登场”,国外一些错误思潮的乘虚而入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成为利益表达、舆论斗争、思想争锋、价值博弈的主战场和主要武器。这些都极大增加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和挑战。

四、新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方向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高度的方向性、系统性、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特点,又具有隐蔽性、动态性、敏感性、颠覆性等显著特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中国也步入了一个有别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的新时代。历史方位及时代背景的变化势必带来利益格局的变动和社会心理的调适,使思想观点更加活跃、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因此,做好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对社会中的思想、重大思潮及与之相关的舆情事件给予高度关注、进行趋势研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有效防范和应对可能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系统性风险,特别是意识形态风险,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顽强奋斗,向着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破浪前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今年我们将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逢喜必扰”的反华势力当然不会坐视中国道路越走越宽,中国声音越唱越响,势必千方百计炮制各种“话语陷阱”,鼓噪中国制度和意识形态威胁,营造“新冷战”氛围。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要认识到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对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引导好社会舆论,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聚民心、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大事。习近平强调所有宣传思想阵地上的党员干部、所有媒体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只有坚持党性,站在党的立场上,才能更好更全面反映人民愿望。

五、下一步支部工作的启示

对一个基层党支部来说,意识形态工作是“脉门”。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切实担当起政治责任,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心上,对意识形态形势牢牢掌控。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在新形势下,党支部必须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基层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要旗帜鲜明地抵制错误观点,确保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毫不动摇坚守“主阵地”。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基层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和重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坚持中游局党委主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科学发展理念,准确把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改进方式方法,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基层,感情上贴近基层,行动上深入基层。

下一步机关二支部将强化统筹推进机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基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同推进。在政治上坚定信念,在工作上大胆创新,对群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耐心细致,润物无声,进一步挖掘先进典型,宣讲先进事迹,弘扬先进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单位的健康发展凝心聚力。

2机关二支部 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0601王超.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