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学习二十大精神 用青春守护长江安澜

来源:汉口分局 时间:2022-11-21 作者:吴士夫 责任编辑:金晶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彰显了党的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生态情怀、天下情怀。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祖国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定下的总基调、大前提。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时,实地考察了位于湖南岳阳七里山的城陵矶水文站,了解长江湖南段和洞庭湖流域水资源综合监测管理、防灾减灾等情况。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水利人,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逻辑,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史中汲取精华,多思多虑,整体规划、长远打算,多谋打基础、利长远的善事,多干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的实事,多做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好事。水文不仅是防汛抗旱的“耳目”、水利建设的“尖兵”,水文部门作为水量水质监测与评价的技术部门,也是维护、诊治江河湖泊健康的“哨兵”和“大夫”,是河长们的参谋助手。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传承和发扬水文精神,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测报工作,为守护长江安澜贡献青春力量。长久以来,水文人战高洪、保平安,逆行在暴风雨中,能吃苦、能战斗的水文精神一代代延续,水文人与“洪魔”斗争,与时间赛跑,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长江的每一滴水中。1996年、1998年、2020年、2021年,长江、汉江多次爆发大洪水,基层一线的水文职工在洪水面前“测得到、测得准、报得出、报得及时”,为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调度提供关键数据支撑。面对新形势、面对特殊水情,更需要我们对水文精神进行传承和发扬。

我们要进一步加快智慧水文建设,服务长江大保护,汉口水文站在水文现代化建设中率先探索建设首个“5G智慧水文站”。以全要素、全自动、全量程监测为目标,开展一系列信息化建设,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水文场景,5G水文站实现高速率网络互联、测验河段全景视频实时监控。要继续坚持科技创新,践行新发展理念,持续开展在线ADCP、无人机、雷达、视频测流、TES-91、量子光谱测沙仪等现代化新仪器比测应用,积极参与水文监测APP、水文资料在线整编、Wish系统、水情分中心报讯改革等“互联网+水文监测”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水文测报业务链的在线协同;夯实基层生产管理与数据管控,做到数字清、情况明、动态准,加速水文站数字化转型,用智慧水文服务长江大保护。

总书记报告最后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为治江事业的无数青年奋斗者,我们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保护长江的绿色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文力量。以青春之我,筑美丽长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饱满的精神,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为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为我们美丽的母亲河,保驾护航!